完美邮箱 / 88好文 / 北漂东北打工人返乡记:多难啊!

北漂东北打工人返乡记:多难啊!

2021/01/21

2021年,新冠疫情在中国北方地区有了卷土重来的势头,河北、东北的情况尤为严重。

加上临近春节,全国很多地方都发出了倡议,建议群众在就地过年,别琢磨着回老家了。

对于很多离开家乡,在外工作的东北人来说,他们可能失去一年中,唯一一次回家的机会。

不过,有不少年轻的东北打工人也稍微舒了一口气,身在异乡过年,也意味着不必在回老家后,和家里人解释自己到底在大城市“干啥工作”,不必在经历一路向北的舟车劳顿后,再经历嘴皮子和心灵的精疲力尽。

01.“经理咋不管人儿呢?”

文超和张萌今年都27岁,黑龙江人,他们初中高中都是同学,还谈过一小段恋爱。小时候的大头贴还藏在他俩的日记本里。

大学他们在不同的城市读的,毕业后又都聚在北京。文超入职某二线互联网大厂,任产品经理。张萌几经辗转,入驻百子湾某MCN机构,做运营经理。

在自己的职业领域,他们都做得不错:

文超画得了产品原型图,写得了需求文档,拿得住运营,稳得住开发。张萌文能写段子,武能扛灯具,有对付客户的高情商,还有博弈财务的高智商。

但是,在各自年夜饭的饭桌上,她们都被问到了一个不知道咋回答的问题:

"哎呀,你不是经理吗?经理咋不管人儿呢?"

当问他俩“能挣夺少钱?”时,亲人才意识到,他们的收入在自己的老家堪比真的“经理”。

02.“赶紧考个教师资格证!”

在东北的家长们看来,自己的女儿人生出路只有两条:1.现在考个教师资格证。2.将来考个教师资格证。东北母亲对女儿拿下教师资格证的执念,比要拥有貂皮大衣更强。

小秋老家在辽宁锦州,25岁,某知名4A广告公司设计师。这两年过年,都背着电脑和手绘板回家。春节到了,并不代表客户不会提需求.

每当她在自己的房间画图时,她妈就会给她切一个苹果,顺口说一句:

上学时候就让你考个教师资格证,你不考,大过年害在这儿画画画,夺累啊?

小学美术老师VS广告公司设计师,胜负已分。

不止女生,男生也一样。在东北家长眼中, 教师资格证可以不用,但必须要有。

王浩自小就是学霸,高中省重点,大学考到上海某985院校。中文系毕业。高薪成为某K12教育平台的课程研发:写小学语文课教案。

大年初二,王浩去姥姥家吃饭,在了解到王浩干啥之后,他大舅砸吧着白酒,开始劝他考教师资格证。

王浩在大学时参加过辩论队,但他还是没能说服他大舅,自己干的这份工作确实用不上教师资格证。

现在用不上,以后还能用不上啊?”面对大舅真诚地语气,王浩无法回答这个问题,笑着和大舅碰了一杯酒。

03.“单位咋还不分房子呢?”

鹤岗5万块钱一套的房子在广袤的东北大地是孤例,大多数家庭的收入,还是跟不上当地房价的涨幅。

如果说,家乡的房价,让东北的家长们觉得很贵,但咬咬牙还能接受,那么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,则超过了他们的认知范围。类似于“公主的耕地用的金锄头。” Cindy,92年,在北京,当年作为应届生拿到了北京户口。

同事叫她Cindy,在吉林,她家里人叫她“大丫儿”,虽然她没有妹妹,但是她还是叫“大丫儿”。

北京的Cindy是北京某上市公司的市场部员工,公司名气很大,大到连她在老家收水费的大婶儿也听说过。

在听闻大丫儿在大公司上班后,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,就把这家公司的员工福利制度从大丫儿口中了解个透。

大婶始终不能相信:“妈呀,这么大个单位,都不分房子啊?还不包住?”

在Cindy还在做着有关买车买房的梦时,大婶儿对于北京的幻想先她一步碎了。

赶紧找对象吧,可得找个北京有房的啊。不然你说你这户口,用处也不大啊。”大婶语重心长地说。

04."害不考编制,等啥呢?"

吃够了国企改革下岗亏的东北老一辈人,对于编制有着近乎病态的迷恋。

94年的楠楠在北京三里屯一家广告公司做创意,年纪轻轻的她已经带了自己的小团队。她负责的案子,被写进了公司的宣传手册。她经济独立,生活丰富,是职场女士、三里屯丽人。

她有一个表妹,96年的。从小到大,都感觉自己生活在表姐的阴影下:

楠楠大学是一本,她是二本,学习不如她好,特长不如她多,性格不如她开朗。学生时代,每到过年时,总免不了被家里人说一句:你学学你姐。

然而,从前年开始,楠楠和表妹在家里地位发生了大逆转。表妹考上了区税务局的公务员(当然家里也没少走关系)。在饭桌上,楠楠成了被批判的一方: “你看看你老妹儿,在家能陪父母,还稳定。你打算跟外面漂到啥时候啊?赶紧回来考个编制得了,将来生孩子你妈还能帮你看着。

楠楠不知道咋回复,但是她知道,自己刚用年终奖给爸妈各换了一台华为高配手机,她表妹现在还住在自己的小房间里,墙壁上贴着林俊杰的海报。

05. “故乡:七日核酸检测证明”

28岁的小张已经定好了回黑龙江的机票。

他在北京上班,做视频的,小公司。往年过年回家,都免不了被教训一通。

“啥时候结婚啊?”

“买房了吗?”

“你这单位有点儿不正经啊,让你大爷帮你安排考个编制吧?”

“拍视频在哪儿不能拍,非得在北京干干啥,你老弟也在家录快手,粉丝也可多了。”

但是,在去年春节前,他去深圳出差,因为疫情困在了当地。过了人生中第一个没和家人过的春节。

深圳的冬天温暖湿润,但是他完全不习惯在过年这几天鼻腔没被凛冽的冷气灌满,没有奶奶包的酸菜油滋了饺子,也没有排骨炖豆角,没有叔叔大爷身上酒味儿。

他和家里人视频,隔着手机屏幕,妈妈叫他注意安全,家里啥都不用操心,奶奶冲他摆手,老人家听力已经很差,听不见他大喊着的奶奶过年好!

他不希望黑龙江的疫情再严重了,过年回家,回去听他们唠叨,是天大的事儿。

东北,曾经的富饶之地,共和国的长子,现如今的它早已被打上了“失落”的标签。那些离家的年轻人们,在各地寻找生路。留下老家的亲人们,截然不同的生活和产业,将他们分隔开。

亲情和乡愁刻在每一个离家东北人的骨子里。那些关于未来的担忧、不切实际的问候、不靠谱的建议,是家人们笨拙而真挚的关心。

2021年的春节就要到了,疫情形式有些严峻,会有大批的游子不得已,留在自己工作的城市。

无论你是东北人,还是全国任何一个地方的人,希望你都能顺利回家。

你看,饺子出锅了,酸菜腌完了,酒满上了,肉炖好了,鞭炮挂上了,在你回不去的故乡,你的家人在袅袅炊烟中,守望你归来。

首页
帮助中心
关于我们
联系我们
媒体报道
88好文
更新日记